2022/09/30

十月私語

10/3 巴西前總統,左派的 Lula 總算以 48.4% 超越現任 Bolsonaro 的 43.2%,票數都沒超過五成的兩人再來會面對十月底的二輪選舉。全球都特別注意這場選舉因為亞馬遜雨林在 Bolsonaro 管理下大量消失,保護雨林的團體和記者被謀殺,原住民權利形同虛設,病入膏肓的氣候問題只有更嚴重。 除了消滅雨林和槍枝氾濫,B 君荒唐行徑包括聲稱”兒子是同性戀的話不如他去死“,和女議員說”強暴也不會選你“等等。看選前民調大幅落後 Lula,便開始大喊自己永遠不會去坐牢、選輸了不會下台、票沒拿夠就要搞政變...... 所謂南美川普不是虛有其名。 還以為 Bolsonaro 就是場不會結束的惡夢。想稍微了解巴西這十多年來的政治風景,和一個國家如何快速滑向民粹主義,可以看 Netflix 的 The Edge of Democracy. 10/6 收到幸福的空投! 幾週前聽聖修說要出版 Anna Gavalda 的短篇就開始期待。09年,Gavalda 以自身離婚經驗寫成的長篇《我曾經愛過》被拍成電影。它一直是我認為把香港拍的最美的一部片,那是在我暫居此地前。 電影裡,丈夫離開後,憤怒憂鬱的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到丈夫父親的鄉下小屋去冷靜。Daniel Auteuil 扮演的父親在那裡與她分享他當年的故事...... 男子到香港出差,在這裡遇見讓他心動的翻譯,深撼靈魂的戀情卻因他的懦弱而無疾而終,直到兩人多年後巧遇…… 「為了一個因為她的乳酪店和肉鋪子而沒法離開我的人,我失去了一生的最愛。」《我曾經愛過》 鏡頭下的香港自然經過了法國的濾鏡,而法國人的強項一直是到哪裡都可以把法國式平行遷移,如同我時常和法國回來的朋友笑稱“為何你可以在香港活出侯麥”?可惜當年從美國訂回來的 DVD 某次借出後就此消失無蹤,無法再重溫人生錯過最愛後一生無用的故事,來確定自己心還會痛。 之前有個和 Anna Gavalda 公開對談的機會,因對方打書行程繁忙而未成事。當時我還擔心法文作者是否會抗拒英文對談,才知道 Anna 原來是美國小說 John Williams《史托納》的法文翻譯,也是它在半個世紀後突然再次風行的原因之一。 兩書男主角皆遇見一位喚醒人生的女子,最後卻還是擋不住正常社會的糾纏,痛而錯失。浸淫靈魂的戀愛是超現實的體驗,然而身為社會動物的人類,哪有幾次能活成神? 「人生是不斷經歷他人的無聊信仰,和自己一些無關緊要的決定,最終摧毀你熱愛的一切的過程。」《那些殺死你的都並不致命》 這不也是我故事中反覆描寫的過程嗎?也怪不得我們都因為《史托納》這書而繞成一股了。 《鎧甲的裂縫》安娜.戈華達 10/11 昨夜在好酒好肉間聊到歧視。起因是台灣媽媽在港鐵上要人讓座,而後其了衝突,被延伸到”講國語被當大陸人才被歧視“之類的胡攪蠻纏。總之她的暴衝突破了一般香港人對台灣人的印象,剛開始還有不少留言表示“她一定是裝作台灣人“、“我不相信她是台灣人”、“我的台灣朋友沒有這樣的”...... 香港人對台灣人的印象也是好的過份了。 當然台灣人也有這樣的,爆氣不分國籍。歧視總和刻板印象有關,刻板印象則和大腦的歸類系統有關,像 Avenue Q 那首「Everybody is a little bit Racist」,大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歧視,每個人都用出生至今吸收到的所有資訊去歸類理解,歧視來自資訊的不足,誰都有自己的盲區。隨著經驗豐富就知道到處都有各樣的人。刻板印象有其原因,但當然大括弧下的每個人各自不同,有些人甚至不在那括弧裡。 然而多年”扮演“各種他人為我準備的角色,已經難得再去在意;不想為別人的誤區懲罰自己,最省力的方法就是順應。有時反過來玩弄一下人家的刻板印象,在外國上班就笑稱“沒錯會動的東西我都想吃”、”每道菜都拍照才知道自己吃什麼被毒死“ - 至少讓人覺得原來XX人有幽默感,拓寬他們對你身後種種標籤的認識。 所謂「我與世界達成共識」代表「深刻理解這世界並不在乎我」 - 誰要怎麼看你你管不了,最多是理解各種標籤背後的成因 10/11 看哭了。推薦大家在 Netflix 看這部二十多分鐘的短片。 * 「那天我打開信箱,那是我第一次讀到有人想來羅馬尼亞讀書的理由是”因為我愛羅馬尼亞”。」 為著對詩與詩人的愛,少年離開父母,一個人獨自出發,從六百萬人口的昆明到二十萬居民的大學小鎮,在異國的山腳下追尋文字裡的國度。語言老師敘述那是他第一次看見中國人。 「他就那樣站在那裡….. 太搞笑了。然而我們又開始覺得感動。」 他們在他眼中重新發現自己國家的美麗,他愛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歷史、國土與詩。一次次學習怎麼朗誦和吟唱那些愛國辭句。 * 愛是不用勉強。靈魂自己會尋找它的集散地。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Young Yuguo 10/12 這餐醒來的隔天全身皮膚變得滑溜溜的,像整個人在各種香噴噴的脂油裡滾了一滾,裹了一裹。雖然排名在前,Neighborhood 的菜並不是那種適合正襟危坐、鄭而隆之來吃一餐的大菜。Fine 而不是 Fine Dining,是食材而不是模式,它更像小巷裡隨時可以走進去吃一頓的小酒館。熱沙拉、燉雞、當日烤魚,用當地漁獲磨碎骨和各種香料收了再收的濃郁魚湯,馬賽的也是香港的。 底還是法國料理的底,但不是法國館子。各種食材照主廚吃到的想到的經歷隨性發揮,來客最好是隨便點一杯酒,上什麼就吃。可惜在香港這地方做不到這麼隨性,畢竟都是慕名而來的食客。就算如此⋯⋯ 光靠食物還是照樣撩起那些歐洲意外的小館子裡開心也吃一頓,不開心更要吃一頓的吉光片羽。美的是生活本身。 10/13 觀影前已期待極高,只因這種《Boyhood》、《人生七年》式的拍攝一定是動人的,更何況背景在2011到2021的香港十年。但若換了一個人拍,角度絕不會有同校畢業的導演這麼溫柔。 相差近半世紀的學姐妹的互望,鏡頭下看到的是她看見的女孩,也是女孩們在她面前展現的她;兩者之間的化學作用,比純粹的紀錄片多了一份關懷。尖銳處不是點到即止,就是不明擺著,讓觀眾自己補全體會。 就算如此仍然處處扎心,成長從來就是血淚混著脫一層層皮,一次次碰撞中形成,給自己在世界找一個位置。鏡頭外的她們又走進人群,像水滴進大海一樣去了。 請一定去體會這陣痛。 給十九歲的我(張婉婷,2022) https://youtu.be/tIHHplLgI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