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5

真愛一定得獨一無二嗎﹖Neuroscience of Love

我們可以同時愛上兩個人嗎﹖普世道德持續地教導我們﹐真愛是獨一無二、專屬兩人間的一種情感﹐社會譴責並仇恨那些背離共識的人﹐仿彿他們得上了喚做不忠的精神病症﹐需要悔改和被治癒。

於是《英倫情人》令我們疑惑而震顫。歷史上從未見過如此激烈與矛盾的情感﹐女主角在激情以後﹐在情人面前宣佈對丈夫的愛﹐又在飛機墜落後在情人懷裡說﹕你傻嗎﹖我始終愛你。所以她究竟愛誰﹖難道她兩個都愛﹖! 那怎麼可能!! 那怎麼可以!!!

或許我們應該先問﹕“愛”是什麼﹖本質是什麼﹖我們稱為“愛”的那種感受是什麼﹖

我們的大腦中有三種“類愛情”的腦程式﹕一是性慾﹐二是渴望﹐三是依存感。性慾是身體和腦中一種蠢蠢欲動的搔 癢感﹐讓人想開始尋找對象﹔渴望則是一種停不了的衝動﹐一種專制的“追求力”﹐讓你集中精神﹐全心全意地追尋和慾望某個目標﹔依存感則類似“愛慕”﹐一種依賴和歸屬感﹐讓人有安寧、合一的感覺。

這三組腦反應可不是來自文學的案例分析或是心理學的量化統計﹐而是切切實實的把人放進MRI(核磁共振攝影) 機器得來的結論。三種反應不一定同時存在﹐也沒有先後次序﹐但可以互相催發﹕高潮中產生的快樂多巴胺能激發動機﹐讓腦子進一步產生渴望﹔產生的 oxytocin 和 vasopressin 也能催化愛慕﹐讓你感覺和這個對象在精神上也有所結合

愛情可以從性慾﹐從吸引力﹐或歸屬感開始﹐再層層堆積。我們“愛”我們的對象﹐不是因為他有什麼﹐而是因為他具有刺激我們腦內激素的能力﹐啟發我們腦中的反饋機制﹐讓我們高興難過﹐一次次央求對方靠近 - 愛我吧﹐或是﹐重新讓我得著腦內那份刺激

真愛一定得獨一無二嗎﹖大腦會告訴你﹕用不著。同時愛兩個人完全可能﹐問題只是可不可以。Katharine 的丈夫和情人都能啟發她的反饋機制﹕快樂、幸福、溫暖、歡愉﹐只是強度和激素的差別。她的痛苦來自道德﹐她的歡愉確如金石。她可以借道德戒掉快樂﹐卻無法靠道德忘記歡愉。愛 - 我們稱之為愛的機制之所以迷人﹐令人瘋狂﹐因為它是我們身體裡能自行產出的最大歡愉。我們追求一切的動力。

話說到此﹐希望道德模範們暫時把手上的石頭放下。獨一無二的真愛確實存在﹐人類學家 Helen Fisher 把聲稱相愛數十年不變的愛侶放進 MRI 機器﹐他們的大腦仍像熱戀狀態一樣溫暖發燒。能不能獨一無二﹐權看你的藥性強度。情人們與其苦苦追問對方﹕為什麼你不愛我﹖還不如自問﹕為什麼他/她的大腦不受我啟發﹖換句話說 - 與其拿道德相逼﹐還不如多了解一點腦神經。

14 則留言:

Vicky 提到...

是啊! 明明人心裡同時可以喜歡很多人,被很多人吸引有感覺,要人承認只愛某一人或互許終生實在是強人所難,也是欺騙自己。但,我也在想,如果大家都誠實面對自己,那人類社會和婚姻制度還能存在嗎?

Coco 提到...

好啦我要平衡報導一下﹐其實人腦要是進入第二項“渴望”狀態的時候(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謂熱戀種種)﹐是會真的專注於一個目標的。這時候是最容易快樂也最容易痛苦的狀態。

我想我要說的是﹐我們的大腦給我們很多訊息﹐世界上的感情也各有不同﹐與其用道德指責或框住對方﹐不如兩人一起找尋永恆熱戀的秘訣。

chienlc 提到...

一直以為,真愛的獨一無二,往往只是一個過程,常常是極短的一段過程,在這極短過程中,許多人作下誓約與協定,而這樣的誓約與協定,建立起家庭的形式,保障了人類脆弱的幼兒生存權。而這些後者,都只能算是物種學與社會學或人類文化學的領域,與愛情無涉。

真正能相信並實踐一輩子只愛一個人的,很可能是缺乏運氣或魅力(所以少有戀愛機率),或是被道德控制得完美自欺的人。隱忍平淡甚至不幸,迴避情慾感觸。在我看來,是較安全的選項,畢竟很少人願意永遠開放愛情的競賽,而追求愛情本是及麻煩的事。安全與懶惰,建構了社會的穩定性。由於擔憂這穩定性的被破壞,便有了道德的約束與教化。

愛兩個人以上,對我來說,確實不是個命題,同時喜歡泰國料理與漢堡,爵士喇叭與古典吉他,都是極其自然且毫無背叛控訴的多重選項。

有人食量大有人食量小,有人愛嚐鮮有人循舊制,有人品味寬有人容納窄,這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這被愛、被選擇的對象是『人』,是『被誇大愛情教育毒害的人』,這人會感到傷害背棄,而這社會又支持這樣的佔有欲與嫉妒感罷了!

而一家泰國餐館或爵士樂手不會因你吃壽司或聽巴哈而哀痛欲絕。

Vicky 提到...

讚!

Coco 提到...

chienlc: 有時候怕對方受傷﹐連愛都不太敢言說﹔希望他不說﹐我也不說﹐曾經如此。有時候認為真心關愛一人﹐能給他最好的禮物便是淡出他的生活 - 因為我曾經深戀食客﹐連對方吃壽司都令我苦痛。

就算是這樣的感情﹐也可以硬是用理智戒除。留下一個癮引。

同時愛兩個人的確不是命題﹐新聞是也真有人可以幾十年持續熱戀不懈﹐以 MRI證實彼此的確仍激起對方深刻原慾。這是多麼奇妙的事。

simon 提到...

這個問題很有影響性,不得不加入討論。

--我想”沈兄弟”的意思是:求偶時期,你或會同時對兩個,甚至多個異性感興趣,但當你和其中的一位熱戀時[渴望腦程式啟動了],你的”腦子”會令你只專注於一個目標,換句話說,到那時,你再不會[同時]愛上其他的人。

-- 婚後,亦即熱戀過後,你再愛上其他異性,這是婚外情,涉及道德問題,這等於你在一家泰國餐館吃自己帶來的壽司。

chienlc 提到...

Renai:戀愛確實是個謎,我父親能固定吃同一攤滷肉飯,吃一輩子也不厭倦,我則是對某些歌手能永遠不膩煩。但是,能碰巧遇到這樣的愛,多麼難得,若剛好對方也正巧同時(自由身的)愛上你,那簡直是神蹟了。只是這樣的愛的標準與規格太高,遠無法想像它能成為愛的定義。

這一生,真的體會過(比較嚴格定義的,時間長短不限)『愛』的人,究竟幾何?至少有幾個晚上,為他狂熱得無法入眠;至少幾次街角,懷疑他正盯著我的背影;至少幾個雨天,突然想撥一通其實沒有什麼該說的電話;至少曾有一次,因為他而想到了死……

有些較為年輕的朋友,會在情動或情傷時給我電話。我總是說,好好體味這段時間,這凝聚的空洞,延長的詩,很快的,即便你遇到對的人,也確實愛他,你也無法再有這種全身心都是愛的感覺了。

能找到那一晚永遠貪戀珍惜的麵線羹,永遠想重複播放的Betty Carter,多麼幸福。戀物之所以無法和愛情相提並論,在於物本身無法拒絕你,以致於珍稀難度下降。實則其幸福滋味並無折扣。

chienlc 提到...

simon,

你的說明與比喻都很清晰巧妙。不過,在熱戀時期,我是否真的就不會同時熱戀另一個人?或許是很少見,畢竟機遇時間精力都可能有限,但是否不可行?

曾有朋友陰錯陽差的同時開啟兩段虛擬的網路戀愛,完全不由自主的,交錯進行全然投入於兩個人身上,沈醉恐懼卑怯甜蜜,無法取捨也毫不扞格(這很難解釋)。一直到如今,他每回想起那段時光,複雜的酸甜便會朦朧湧上,使他記憶參差。

Coco 提到...

simon﹕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必須承認我曾經有12年期間接受過某種特定款式的道德。我想我已深刻經歷它(那種道德)和我的界限。

這文章是分享我最近學習腦神經科學的一些心得﹐的確在渴望模式啟動時﹐依強度甚至會進入茶飯不思的狀態﹐大概也無法想其他對象。但這是強度問題﹐腦自然可以繼續接受其他刺激﹐再講下去就變成討論基因和感知系統了。

“吃自己帶來的壽司”這個比喻很妙。

chienlc﹕這真的是神跡。誰不嚮往呢﹖但是的﹐這篇文章是希望大家在不要勉強人人都得有神跡﹐不然就有精神問題。希望大家把愛的定義和範圍放寬﹐是我的角度。

的確﹐能夠全心全意的感覺愛﹐無論是痛苦或歡愉都是美妙的。愛人的能力隨時間減低﹐曾經苦痛也令人轉為戀物﹕知識﹐書籍﹐音樂... 的確仍能幸福。

求不得還是恨別離﹐只能靠這些撫平。

simon 提到...

chienlc:

同時熱戀另一個人…我想,這不能稱之為愛情,只是以性為主的情欲之愛,愛情到熱戀的階段,應該包含愛的成份,真心愛一個人,就不會做出一腳踏兩船,這樣不忠不義行為。

你朋友的虛擬網路戀情,令我很震撼,我有位師姐就是因丈夫網戀而離婚,想不到網戀的影響這麼大,可惜。

Renai:

“的確在渴望模式啟動時﹐依強度甚至會進入茶飯不思的狀態﹐大概也無法想其他對象。但這是強度問題”

這強度問題與動機論相似。

Coco 提到...

simon: 我寫了這麼久﹐最後竟然出現“忠義”這種字眼﹐再下來是什麼﹐貞操嗎﹖當我分享腦神經科學的進展﹐結果最後還是要講“真不真心”這種東西﹐這太荒謬了。

不﹐這和動機論不相似。chienlc 其實解釋的很清楚﹐

chienlc:一段時光內的兩段網戀﹐回憶時錯綜參差的甜蜜﹐我想就是以大腦不以對象出發最好的實例。

simon 提到...

-反覆從你的角度看,發覺我自己實在太荒謬了,沒有說明我在這個論題上與你持有一些不同的觀點!令你覺得我在糊亂替你向其他網友解釋你的觀點,我真太荒謬了,請多多包容。

我個人認為,愛情[特別是多角戀,婚外情]與道德是不可分割的,否則,正如Vicky網友說:”…那人類社會和婚姻制度還能存在嗎?”

愛情故然是人性[人的天性],但自私心、嫉妒心、忠義、誠信與其他涉及道德的思想行為,也是人性。所以,有決定愛情強度的基因、腦神經、程式、和激素,亦會有決定自私心、嫉妒心、忠義、誠信等強度的基因、腦神經、程式、和激素。

人性,不論是先天或後天的結果,是自然本能反應!人難以控制和分割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不同天性”的角力。

拳師 提到...

優美的文字、精辟的見解能讓人如飲美酒。看到錦簇的各方意見,很是喜愛。

我想人終究是自私的,真愛獨一無二時,對象唯有自己。花朵(無關男女)諸般張姿作態招來蝶採,也沒聼說“只愛蝴蝶或者蜜蜂”,總是為滿足自身不足,愛情的唯一性也就無關緊要。Renai說的“獸核“或是“蟲核”,其實挺貼切。

全身心都是愛的感覺太稀罕,無法持久。想方設法的持續熱戀不就是想讓它長久停駐。這已經精疲力竭,那裏還有能力再起爐竈。從這個角度看,愛情對象一個足矣。這也是一種安全和懶惰吧。

愛情可以是唯一的,但它也不是。前者是想望,後者是現實。

Derek 提到...

想打一針三合一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