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5

小王子的行為經濟學 - 敝帚自珍效應 Endowment Affect

傳統經濟學把人類當成絕對理性的動物﹐相信每個人都懂得一加一等於二﹐二大於一的道理﹐並會因此仔細選擇考慮﹐迎向完美的理性未來等等...... 隨著二戰、金融海嘯等等的人造巨大災害逐漸出現﹐行為經濟學開始討論人類莫名其妙的非理性作為﹐再由神經醫學接手觀察是什麼化學效果在人腦裡作祟。

最近讀的幾本書裡分別提到人類的“稟賦效應” - Endowment Effect﹐我覺得這不是翻譯的太貼切﹐Endowment Effect 更像是“投射效應”﹐或是“投入效應”。或乾脆說是敝帚自珍效應﹕旁觀看來很平凡﹐主觀覺得很不凡

Endowment Effect 用來解釋經濟學裡“擁有者”和“出價者”中間的鴻溝。實驗裡﹐實驗者在美國大專籃球冠軍賽前一個禮拜﹐分別打電話給有票和沒票的學生﹐問前者出多少錢他們願意出讓﹐問後者他們願意出多少錢購買。數據發現有票的同學要兩千多塊美金才願意出讓﹐沒票的同學卻只願意出兩百多塊購買﹐中間的差別足足差了十倍

另一個實驗裡﹐實驗者先給參與者巧克力或是馬克杯﹐做完簡單題目以後﹐問參與者是否想要換成巧克力或是馬克杯﹐大部份的人都選擇不換。這又是為什麼呢﹖總不可能正好碰上喜歡巧克力和馬克杯的同學﹐尤其兩者的市場價格根本差不多。

事實是﹐當我們擁有一項東西時﹐我們開始對它產生情感投資想像投射﹐它不再只有市場價格而多了情感價值。有票的人想著「這將會成為我一輩子難忘的經歷﹐五十年後都還能和孫子說」﹔沒票的人卻想著「“我可以到運動酒吧和朋友一起同歡﹐兩百多塊夠請他們全部喝到飽了!」。獲得馬克杯的參與者已經想好了怎麼使用馬克杯﹐獲得巧克力的參與者則早就準備好要吃了。

於是你常常在一段關係裡看見這種狀況﹕旁人看來是個爛貨的傢伙﹐當事人卻緊抓不放。因為對當事人來說﹐她不但投資了這些時間和精神﹐更可能早在心中規劃了一系列的未來 - 無論這個人適不適合 - 重點她籌劃的演員是他。別說送她一個客觀看來和他不相上下的對象﹐就算是一個在各個方面都好過原本男主角的傢伙﹐都不是我要的

記得聖艾修伯里的那本《小王子》嗎﹖他對地球上千千萬萬的玫瑰說﹕「你們一點也不像我的那朵玫瑰花﹐你們什麼都不是。」小王子玫瑰的關係就是 Endowment Effect 的最好解釋﹕它和所有玫瑰都不一樣。不過當然﹐所有的玫瑰都是一樣的﹐差別是它馴服了他 - 那個捲走我們所有感情、時間、想像力的對象

2 則留言:

fake a-guai 提到...

very impressive!

waterine 提到...

好像電影第36個故事裡說的"心理價值"噢!
它是在講關於交換東西,每個人的主觀價值不一樣,在心目中同樣價值的東西和別人可以從一束花差到一台車子,真有趣欸!

當一個物品附上一個故事或一個投入的期待後它就不再是原本的那個東西了,這句話好像也多少都沾了點小王子心態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