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沒有辦公室,世界也一樣轉動。除了生出一堆字和紙,它毫無用處。”
“做服務生又有何創意可言?”
“我提供歡愉。”
腦子不是一個放映室,也不是一塊錄音帶,每次都能放映出原本的影像。腦子是一個說書人,任性改變故事長度和細節。蓋洛普在全球做的普查發現,一個人對自己的 生活是否滿意,和他平日是否真正快樂是完全不同的。一個人可能會因為有車有房,擁有美麗的妻子和成功的事業對生活感到滿足,因為“沒什麼好不滿足”,每日經驗到的快樂程度卻和路邊的地盤工人相同。更重要的是,路邊的地盤工人雖然每日經驗著快樂,卻很有可能相信身邊衣冠筆挺的實業家的確比他快樂。
Daniel Kahneman 問:如果我們將失去一個旅途的記憶,你還會選擇去同樣的地方嗎?或是我們可以這樣問:如果所有車都沒有品牌,外觀也都一樣,你還會花大錢買一樣的車嗎?這 不是要請大家淡薄名利,而是指出雖然所有體驗都只有三秒,但記憶永存。一個麻煩萬分的巴黎旅程可能在回憶中顯得甜蜜發光,一台車無論多高級,都不會降低通勤的痛苦,但卻能在你想到它的時候讓你心滿意足(我終於是個寶馬王子了)。
在所有快樂專家請我們專注於當下的時候,或許還有另一個選擇:換一個樂觀的說書人。把快樂的事情寫下,把痛苦的事情寫的更快樂。更重要的是記得告訴自己:從來沒有一件事情重要到像你想著它的時候這樣重要。
2 則留言:
那就像是坐雲霄飛車最恐怖的時候不是在上面的那幾秒, 而是你在排隊要上去的時候
思想殺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