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0

格子裡的義大利

徐仲是我多年前遇見的好友。那時我在台灣一個小巷裡隱密的廚房裡做甜點學徒,他也還沒去義大利唸慢食學位,我們倆一面之緣,網上也從不打招呼,真碰了面才知道原來都有都定時關心彼此部落格。那天看到他舉辦試酒活動,想想也該是我重見美食界好友的時候,才有今天寫這文章的契機。

回來這些日子像五六月去上海那時一樣,隨即得和亞洲速度接軌,無論是見未曾蒙面或多年未見的工作夥伴,老友新友,常常一天得在幾個不同角色不同狀態裡出入,沒時間去想也就習慣了。這裡人人都是軋戲的演員,在甚麼場面說甚麼話做甚麼事,從察言觀色裡知道;接不上的台詞也可以保持沈默,把一切收進微笑裡。有些時候為難,有些時候自在,有些時候發展些新迴路當做挑戰,有些時候像隔著毛玻璃看過去,認得輪廓模模糊糊。走在街上覺得無比熟悉又無比陌生。或因為我從沒想過今日還會在這。但已經在這了。

那天中午還在台南第一次講課,一小時結束後馬上跳上高鐵回台北參加在  Primo Pizzeria 的這聚會。貪戀義大利美食美酒,忍不到明年去西西里,先到台北的巷子裡聚聚。離開一處太久還有個問題,和他人的連結點變少,來過嗎?是誰你認識嗎?部落格你看過嗎?一問三不知。只有和食物相熟,用舌頭確認。

那日的主角其實是叫 Lambrusco 的輕氣泡紅酒,用產地 Emilia-Romangna 地區的一處處的美食、設計產品為背景,像不只美食,還介紹“此美食培養出來的精緻享樂文化”,法拉利、藍寶堅尼、Max Mara、Giorgio Armani 全在此列,導演 Fellini 也是 Rimini 出身,這麼一想在他的片中幾乎可聽到 Lambrusco 的小氣泡聲,那輕鬆享樂的本質是很好辨認的。

於是我和一群陌生人為了食物美酒相聚,大夥拿出各種相機猛拍,火眼金睛地瞪著食物酒水。白光磁碗裝的 Lambrusco 很快喝完,菜一盤盤的上隨即瞬間消失,一盤菜都勾起一點私人回憶,波隆那燉牛肚 Trippa alla Bolognese 讓人想到佛羅倫斯大教堂旁的小攤,活菌豬肉卷 Porchetta 是舊金山的週末市集,雙色的巧克力香腸 Salame di Cioccolato 則是童年分別裝在袋子裡的巧克力脆餅⋯⋯ 我在找尋線索更勝事物本身。食物美味當然是沒話說,第一次吃的 maiale con balsamico 讓我想在家裡嘗試。尤其是食物清空後,拿著起司當麵包沾金牌 Balsamico 和橄欖油,一切原物料的本身就夠了,不用烹調也不用花俏。

但這是台北,你還是很清楚。能做的事情很多,能躲的角落很少。那感覺像臉上蒙著褲襪吃冰淇淋 - 味道是一樣的,但怎麼也感覺有點緊繃,還是隔了些甚麼 - 或是太多人了,怎麼你都覺得少了一些東西。或許是粗獷豪邁,或許是更開放的態度,又或許是沒有姿態。也或許只是你自己 - 你想念在義大利的你。

1 則留言:

V4Vagabonde 提到...

粗獷豪邁
更開放的態度
沒有姿態

以上皆是

我也想念在義大利,在法國的自己
那時感覺像呼吸一樣想都不用多想的生活
在台灣多少都顯得不自然與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