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0

我就是個工具

大概因為廣告業很容易拿到免費書刊的關係,從小我們家就放滿了各種各式書籍雜誌,在童年長期一人在家、無所事事之際唯有把家裡從辭海到食譜都一一讀完,變成我閱讀雜食性且無規則可循的狀況,過也過不完的時光讓我連卡內基全集都熟遍於心。再大一點把公共空間也當自己家書房,進了書店或圖書館這種地方我就像食物鏈的山大王,猛虎下山似地從商業到哲學亂吃一氣。


就在我這生冷不忌的胃袋中,有兩本書是我只要看到就會買下一本來送人的:一本是愛書癡漢都會喜歡的《過於喧囂的孤獨》,說的是一位孤獨的書癡癡到最後與書頁肉合一驚悚浪漫的故事,是驚悚還是浪漫則取決於心中詩意多寡。相對於赫拉巴爾大叔的高潔高人氣,另一本從來就只有我推薦給別人從來沒聽過別人回一句“我看過”的,那就是北京痞子石康的《支離破碎》。忘記在什麼狀況下遇見這本奇書,大概和當年遇見《咿咿咿》沒兩樣,也只是“我見,我瞄,我算賬”三部曲。

總之從十多年前到現在已經不知道反覆讀過幾次,幾個段落就這樣自然長在皮肉裡,以不可追蹤的方式對我的人生潛移默化。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從沒想到某天我會變他同行,也沒想到裡面一句從床上移植到工作臺上的金口訣會惠我良多。在下如不相信,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試試:無論何時何地,是否合情合理,只要對自己默念三次”我就是__的工具、我就是__的工具、我就是__的工具“(請照情境填入老闆/客戶/社會/國家/宇宙)。瞬間你忘了自己是誰,隨即一切迎刃而解、一切無堅不摧。


石康的其它小說我也都看了,但都不及《支離破碎》來的流暢精闢,所以或許31歲真的是某種高潮也不一定。本書用一句話說完就是:一個在高層次的哲學分析思考和低層次的工作吃飯性交中浮沈相互辨證的虛無存在主義半自傳小說。

最後補一句:如果你仍相信世界有不求回報一往情深的真愛,覺得想做好人努力上進就有美好未來,這本書就不要看了,卡內基全集會惠你良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