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6

又贏

這幾天香港作者有關稿費的討論真的很有意義,因為我這才忽然想起,十個月前的稿費忘了拿!再來,才知道那單位給自己的定義是“文藝創作園地”,有小學把文章貼在後面黑板的意思,同學不灌溉就是不尊重班級榮譽….. 🦭 


園地小農邀稿時,其實我沒問多少錢;不是不在乎,純粹以為有某些共識,種米不知米價。要不是這兩天有人出來表明,勞動條件該有最低限度,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根本變成無下限,最低限度是我的記憶力...... 分分鐘變成零。 * 幾篇討論實在不想貼出,免得嚇到其他領域的朋友。給有心加入文字工作的年輕人倒有很好的警世作用。

討論中一句「只考慮錢而決定創作與否,絕非值得鼓勵的觀念」- 這當然不該鼓勵,這年頭若還覺得純賣字可以維生,分分鐘連貓都養不起。不過讀到李智良、廖偉棠 post 的人應當不會覺得兩人列出最低限度是因為錢,純粹是溝通歧異。不然大家每天在臉書無償生產,要真在乎一字幾塊,稍微有成本概念的人都會趕快愛惜生命,手離鍵盤。 

討論錢,卻不是為了錢;當我們談論稿費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年畢贛討論藝術電影的票房與生存問題,他是這樣回的:「我們認為藝術電影是穩定的,在控制成本的同時,努力做到不虧錢,又可以做喜歡做的事情,就很好了。本來做藝術的目的就不是掙錢,但是我們也不能不體面地活著。」 本來做藝術的目的就不是掙錢,但是我們也不能不體面地活著。 

媒體生態已變,紙媒如CD、錄影帶一樣逐漸變成藏品而不(只)是載體,那就要做出可收藏的價值才能維持過去的模式。去年黑膠售量不但超越了CD,還比前一年硬是成長了五成。全球生存下來的雜誌一堆,事在人為。但若要堅持「文藝一定要靠資助才可以生存,不然就是面向市場,面向市場就是流行文化,等於轉行」......那的確除了剋扣、算字、節流、吵架、求課金,也沒什麼好做了。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看到園地主這幾天的回應我很心驚,怕單位誤認我是“不計稿費支持文藝“的朋友,趕緊與工頭請款。十個月沒來的錢就這樣收到,還不用簽收據,園地主聲稱自己只拿4%的帳又是怎麼算的?難道有個小金池有人申請就給,沒申請就自動變善款?

我支持文藝,文藝支持我嗎?寫幾個字就要把人類文明都算進去?我沒有這種大頭病。這個圈子裡奉獻青春能力金錢的人多的是,不用給錢我也會創作的,但沒理由我要耕耘你的田地。

匿名 提到...

自稱壓價是因為「對公平性有極端的追求」… 超幽默。台灣朋友不聽粵語不知道她在直播中表示「出來表態的作者都是很敢要的,不是弱者」後面加一句「某些事要是我說出來大家才會嚇到」直接黑函了。了不起。其實你不如說出來好過陰險。自然不是弱者才敢請大家拉個底線,難道要請剛出校門沒有議價空間的毛頭絕食抗議?這樣她也覺得是問題?😆

真愛惜作者就不要壓價還這麼鴨霸,鴨霸還要站道德高地。難道「追求極端的公平」,可以一路壓到0.1,說真的反正免費也有人會做,就像某區內卷到給公司錢才能實習,反正是「創作園地」- 這樣多多益善,字又多,弟子也多,大家都共體時艱,都為人類文明出一分力,豈不更高善!

自己都說0.3字自己都少寫了,還能繼續振振有詞長篇大論的一篇篇講下去,之前不認識這個人,光這幾篇也是很有特色了。

匿名 提到...

真的無法再討論了,還有很多不在這行的朋友,再講會被當瘋子的。

說真的 0.3 或 0.5 沒有討論價值。就像我沒有問也可以寫,反正大家每天都在臉書上一擲千金的寫,是有在在乎嗎 😌 問題是提出底價對同行絕對是好事。你給不起也不用道德勒索有完沒完,人家都敢冒著不接的風險把話說明白了(也是對得起自己)還被說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都不會公開自己的價碼,自己私下要求就好。

台灣給的比0.3HKD/字少的單位很多,你這麼直接,人家還要活嗎 🙃

至於品質,她的論點是「極端追求公平」,所以多給了作家就「只好」少給新人或炒人,那作家們的確是不應該再寫了,收到的每一子兒都是從同業嫩芽心頭榨出來的,太殘忍了,這個殘忍文藝園地還是讓需要的各位小友們共享好了。反正你不追求市場,若是不管銷量也不需要找名家撰稿。要是讀者想讀哪位作家那就自己去他們各自的付費平台,畢竟真有人想讀。

這論述發展下去對生態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