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7

臉書以後﹐動物感傷 (下)


(住在北極 / 手術前的醫師會談 / 古老的西部小城 ) 或許你曾經親身體會這些狀況﹐但你腦中的那些影像不是來自想像﹐就是來自媒體。你能夠分清哪些來自你的想像﹐哪些來自媒體嗎﹖《終結電視的四種論點》

It is extremely likely that you have experienced no more than one or two of [these situations] personally. Obviously, these images [inside your head] were either out of your own imagination or else they were from the media. Can you identify which was which? 《Four Argument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Television》 Jerry Mander


腦神經和認知科學的進步正好幫助他們透視人類慾望 - 我們要的和我們想像的不同 - 我們不要白吃的午餐﹐我們不要確定的結果﹐我們要努力過後得到回報的成就感﹐我們要可能得到可能得不到的刺激﹐我們要與他人一起投入某件事的參與感。連黃金數據都在 - 在25%左右的回報率下﹐我們會付出全副精神﹐像隻上癮的老鼠一樣﹐寧可一再遭受電擊也會反覆按下門把﹐期待那即將來到的﹐不確定的報償。

一 切多麼誘人﹐就算你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大腦開始分心﹐不然就是上癮。我們用三十萬年發展出來的頭腦﹐面對一百多年﹐甚至不過是十年內﹐來得突然的狀況。你感覺很好。因為它你感覺很好。你不是在玩遊戲﹐你是在被遊戲玩。你的大腦和身體感到有些不適應﹐有些不對勁﹐你不知道是什麼﹐你可以選擇繼續 - 像喝酒以忘記喝酒的羞恥 - 或是離開﹐面對空虛。

零度存在

我想 Zadie Smith 誤會了。臉書世界的確受限﹐但那界限不會比我們的大腦本身的界限更大。最後 Zadie 提到她的學生欣然地接受了法國小說家圖森 Jean-Philippe Toussaint 小說裡的那個世界 - 《浴室》裡的男主角坐在浴缸裡哪裡也不去﹐就連和女友爭吵後和好﹐小說家都沒有描寫任何過程 - Zadie 提到她的學生的反應﹐“這是他們自己的事不是嗎”﹐Zadie 訝於這些學生立即接受了描述的缺乏

羅蘭巴特在 50年代提出的零度寫作﹐要作家像個旁觀者一樣描寫所發生的事件 - 而不是事情﹔不帶感情的體現出人類存在的碎片。讀者可以按照自己心意去體會那些碎片。身在資訊爆炸的﹐我們永遠無法全體吸收的今日﹐接受、擁抱碎片般的生活便是全部。那並不是不美好的 - 美好不美好甚至不是討論的話題 - 重點是﹐這是不可挽回的。

於是﹐缺乏﹐為什麼不呢﹖我們過份擁擠的生活逼我們面對的就是接受缺乏﹐接受人際關係的真空﹔接受你已不可能完整體會﹐在你先目睹他人體會了以後﹔接受所有 的感知都提前被稀釋﹔接受所有關係﹐所有認知都不完整。接受我們必須在最富有最完整的時代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貧窮、疲乏、支離破碎。


More on the topic:
Generation Why?》Zadie Smith / Article
Why Your Facebook Page Can Never be Perfect》Sam Gosling / Interview
We Make Our Objects and Our Objects Make Us》Sherry Turkle / Youtube
You Are Not A Gadget: A Manifesto》 Jaron Lanier / Book

我寫完這篇文章隔天﹐Jonah Lehrer (Wired / NY Times 寫腦神經科學的記者) 對 Zadie 的文章做出差不多的反應﹕技術會變﹐人性相同。總結是用 facebook 用的再凶﹐其實真正的朋友還是差不多就是那 6.6 個﹐只是多了很多“認識的人”。
Is Facebook Ruining Human Friendship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