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舊是什麼?就是把過去死掉卻人人想要的產品,再重新生產,回到市場上。是復古嗎?是也不盡然是。重新包裝,品牌精神,適當通路都是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和創新產品一樣,必須有與眾不同的特性,讓人非君不可。
說個例子吧。
Moleskine 這個產品是怎麼回事沒什麼人知道,但它的奇貴無比倒是人人皆知。去年的最後一天四出尋找,期待今年能夠找到取代 Moleskine 的手記。結局是,又乖乖地帶了和去年一樣的版本回來。沒有什麼比被制約更慘的事,別說任何上癮的東西馬上就戒掉,繳年費這種事更是從來不會發生在我的身上,但連著這本已經是第三年了。
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我自問。幹嘛一定要 Moleskine?我幹嘛這麼犯賤?
從實際角度分析,它的個性是:外皮由油布厚紙板製作,書脊是線縫的,打開以後一片平坦。封底背面有個裝東西的口袋,紙張都是圓角,最後再附上一個連體橡皮筋讓你把所有東西收起來,免得里面的東西掉出來還是外面的東西掉進去。功能的確是比第一銀行或合作金庫送的記事曆完整很多。
剛開始,“這種”筆記本是來自法國的手工裝訂商,負責供應巴黎的幾個主要文具店,在19、20世紀風靡一時。還沒等到數位時代,和我一樣用慣了這種筆記本的英國旅遊作家 Bruce Chatwin 被巴黎 Rue de l'Ancienne Comédie 的一家文具店通知,最後一條在法國土爾市的生產線,因為廠主去世,關門大吉,從此停產。悲痛欲絕的 Chatwin 先把剩下的貨全掃走,再在他的書 The Songlines 裡悲嘆“Le vrai Moleskine n'est plus” - Moleskine 是他給“這種”筆記本取的小名。
直到1997年,米蘭一家小店註冊 Moleskine 商標,開始重新生產。法國人扔出來的,意大利人發揚光大,99'年賣到北美,04'年賣到日本,06'年被興業銀行 Société Générale 買走﹐再度回到法國人手上。到目前為止,當年的“這種”筆記本在53個國家,14000個小店發行,其中有65%是書店,設計小店也是它配合品牌精神販賣的主要通路。
現在的 Moleskine 用的是法國的水彩紙,細的手工在中國做,粗的、大本的手工在土耳其,雖然人工外包,價錢一樣昂貴,於是力求環保無毒。它不打廣告,靠舉辦和支持不同文化活動來延續品牌精神;同時不斷發展新產品,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繚亂。
就創意產業的角度來說,這實在是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商業模式。 Burberry 可以找 Emma Watson 和弟弟一起穿上風衣,Chanel 可以找 Lily Allen 在伸展台旁邊唱歌,Dior 可以找 Marion Cotillard 在鐵塔旁亂跑,LV 可以請 Sofia Coppola 導演父女躺在行李箱上拍照。但誰能找到梵谷、王爾德、畢卡索和海明威“聯名”代言,英國作家來取好名字 - 免費 - 最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在產品生產前就做好了。所需要的只是如野豬一樣敏銳的感知,把這些埋在不遠土壤下的松露挖出來,黑鑽石得來全不費工夫。重要的就是這隻豬了。
Moleskine Youtube Channel
Moleskine Flickr
Moleskine Official Site
2010/01/27
The Case of REnovation 創新不如創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