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 Google 產品幾乎都會完蛋。很久以前的 Google Desktop 讓我可以一打開電腦就看到自己追蹤的各家新聞和資料,Google+(是叫這個吧)因為算法沒有其它社群軟體這麼猛進,還在的時候專門用來貼一些比較有內容的報導。這些報導都不是中文的,因為中文內容實在污染的太厲害了。
那是還沒有“報導者”的年代。95年離開台灣,05年讀完書回台再打開電視,已不能接受會有星座運勢跑馬燈和小吃推薦的新聞節目。無數次新聞錯譯,或將國外的諷刺新聞當真新聞報導,沒人覺得有問題。什麼第四台加入以致各台搶眼球,新聞極速娛樂化,總之溫水煮青蛙,一次覺得也不是什麼大事,一萬次就等於常態,一百萬次就是地方文化。
網路節目加入戰場,選擇更多,雜音更多,事到如今,一小時、二十分鐘都嫌長,播放平台要看完頭六分鐘才算數,短視頻卻三秒鐘內要讓你停留。看一點中國電影就能感受到改變,一開場“轟”一下直接進入劇情。無鋪陳,不囉嗦,短視頻的腦鴉片效果會很快反應到大腦可塑性最強的群體。臉書是老人平台:寫到這裡已如同幾十萬字回憶錄那樣長。
也並不是不好。時代沒有好壞,只有創新與調整,試錯與更正。本來就討厭囉嗦、累贅,有些內容的確需要來龍去脈,某些純粹自溺溺人。又說遠了。只是最近臉書搶出的 Threads 的 FOR YOU 和 FOLLOWING 兩種模式差別太大,FOR YOU 裡推薦的各種垃圾內容,像開了一扇窗吹進了各種無意義的惡臭。
網路的美妙一直是可以脫離現實般接觸各種先進的新知。從08年開始,Twitter 的短文模式讓人搶先練習簡短精幹,一直用來跟上各領域喜歡的學者的近況。今年看他們一一離開,覺得是正確選擇,卻又得再次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識吸收網。認真想想應該是請 AI 秘書的時候 - 那樣的效率和無視肉體,卻令身為人的自己感到不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