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0

電子書不書?(下)

書﹐是要有的。只是不是現在的價錢。書價打七折的電子書和當年的音樂一樣﹐連開始都不會有。那麼﹐多少錢才合理呢﹖

第一﹐買實體書應該免費送電子版。跟CD一樣(謹記﹐它們都是資訊)﹐你有了CD﹐便等於有了電子版。若讀者買了書﹐他們也應該名正言順有電子版。這會是一個很好的過渡﹐幫助實體書用戶有機會考慮買硬體電子書﹐或開始養成習慣“看電子書也沒想像這麼壞”﹐而不是“我永遠放不下書頁的氣味與手感”- 俄國人說的“免費的馬﹐不用檢查牠的牙”。

光電子版﹐所有書應該統一價﹕五十元。只是原價的七折﹐很多地方都可以用這個價錢買到真書﹐說不上有什麼吸引力﹐倒是讓平常就喜歡看書的人倒退一步﹐更不可能開始使用電子書。實體書變成電子以後﹐省了印刷﹐省了通路﹐省了運費﹐說難聽一點﹐做出一本以後﹐之後的全是無本生意﹐不賺白不賺﹐和音樂一樣﹐為什麼要給大家一個望而生怯的價錢﹐讓電子書沒有一個開始﹖

為什麼五十元﹖五十元正好一個銅板﹐是很親切的價錢。價錢要到這麼親切﹐親切到幾乎無痛﹐才有可能普及﹐才有可能造成革命性的轉變。(如果不是絕對的便宜方便﹐讀者永遠可以想辦法找到盜版) 目前最簡單的﹐反而不是把暢銷書拿出來賣﹐而是是把過去已經絕版﹐也不敢再版的經典找出來 (這不是 Amazon 最有名的長尾效應嗎﹖Com'n People...) 如果出版社自己不知道﹐可以讓讀者上網留言申請﹐投票推... 2.0 該有的這些東西。

但這都不是電子書的未來。這只是電子書的開始。但必須要“讓它開始”。因為台灣已經不是一個很多人讀書的地方了。使用者經不起任何阻礙和挑戰﹐他們需要的是鼓勵。

電子書的未來在哪裡﹖在開天闢地式的資訊管理革命。你身邊的人可能不讀書﹐但是他們不會不用 facebook, twitter, or plurk。這些人就是電子書的新對象 – 他們可能不會讀書﹐但是他們會讀電子書。為什麼﹖怎麼可能﹖因為“電子”﹐“數位內容”代表的是多媒體。是連結。是無限可能。他們會因為社群開始讀書﹐會因為別人“會知道他們在讀書”而讀書﹐會因為圖文和影片並茂的多媒體而讀書﹐因為讀書一點也不無聊﹐只是另一種獲得資訊的方法﹐甚至是“整合”資訊的方法。

我可能不會買一本詩集﹐但是我會買一本詩人唸詩的電子詩集。裡面有詩人的手跡﹐可以連結到詩人的部落格和 twitter﹐我打開書的時候﹐我的 social network/blog 會自動幫我打上我在讀的部份或頁數﹐在 msn 自動放上“正在讀…..”的busy status。我會知道我的朋友誰讀了這本書﹐我會知道我的城市裡有多少人正在讀這本書。我可以看到我的朋友在哪個頁數上劃了重點﹐寫了什麼心得 - 旁邊還有很多人的讀書心得。

讀書心得下面有其他推薦的書。整合我的書架上電腦會推薦我合我胃口的書、音樂和電影。書裡介紹的景點 – 我可以訂票前往﹔旅館 – 我可以按鈕直接訂﹔音樂或電影 – 有聯結帶我去下載﹔提到的小吃 – 有宅配或地圖告訴我怎麼吃到。我可以用google翻譯隨時找不懂的字﹐可以用 googlemap看作者走過的景點、或他故居的模樣。我可以不要詩人的聲音來唸﹐可以是蔡琴、李季準、或甚至豬哥亮。我可以戴上3D眼鏡﹐像過去立體童書一樣﹐打開有驚喜﹐甚至作者會站在我面前﹐和我說話......

我為什麼不會買電子書﹖

沒有留言: